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会员中心 | 我要投稿 | RSS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制冷设备

氟里昂制冷压缩机内部结构工作原理

时间:2024-01-24 20:36:07  来源:http://www.eilipus.com  作者:admin

一、氟里昂制冷压缩机内部结构工作原理

工作原理:

氟利昂被压缩后变为液体,其携带的热量在热交换器中被冷水带走,高压的液体氟利昂通过很细的铜管进入气压很低的制冷管道,立刻蒸发为气体,同时吸热,使制冷管道上的“散热片”温度降低,从而使流过“散热片”的风成为冷风(“散热片”是习惯叫法,在这里是起“散冷”即吸热的作用)。

压缩机再把制冷管道里的氟利昂抽走,使制冷管道里一直维持负压状态,以便使氟利昂通过毛细管进入制冷管道后能够蒸发吸热。由于在氟利昂的循环流通路径上有这么一处“卡脖子”的地方,故在压缩机的作用下,能使一部分管道内保持高压状态(散热管路),而另一部分管道内保持低压状态(制冷管路),达到制冷效果。

二、空调氟制冷原理是什么

篇幅有限,给你简要说一下吧:制冷系统主要由:蒸发器、压缩机、冷凝器、干燥过滤器、毛细管组成,靠制冷剂(氟利昂或其它物质)在这个密闭系统内的循环和状态变化制冷(实际就是把一个空间内如冰箱内的热量转移到外界),其它还有一些控制系统等这里只说制冷系统,工作原理如下:液态制冷剂(以下简称R)在蒸发器内吸收需要制冷空间的热量变为气态,被压缩机吸入后压缩为高温高压气态R,然后被送入冷凝器向外界散热变为高压常温液态R,后经过滤器滤除在管道内混进的杂质等以后经过毛细管(很细的管子)降压变为低压低温液态R进入蒸发器再次吸热,如此循环是一个不断把空间内的热量取走的过程,靠压缩机(好比人的心脏)的吸压或的循环动力

三、氟力昂的制冷原理是什么,它破坏臭氧层的原理是怎么一回事呢?

以冰箱为例:

我们知道,要想使电冰箱内的温度下降,就必须想办法不断地把电冰箱内的热量移到箱外来,那么用什么办法呢?我们知道,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腾温度为100℃,即水在100℃时就“开”了。在沸腾过程中,水要吸收大量的热量,由液体变为水蒸气。其中“吸收大量的热量变为水蒸汽”这一特性对我们很有启发。于是我们找到了一种物质,“氟利昂—12”,它不像水那样在100℃时沸腾,而是在-30℃左右的低温下就能沸腾汽化,在汽化的过程中也要吸收大量的热量。我们将这种物质作为电冰箱的制冷剂,让这种液态物质在冰箱的蒸发器内沸腾汽化,吸收箱内的大量热量,使电冰箱内降温。又因氟利昂—12在-30℃左右的低温下就能沸腾汽化,因此电冰箱内的温度就可以降低到很低,例如普通双开门电冰箱冷冻室的温度可以降低到-18℃以下(即三星级标准)。

为了使汽化后的氟利昂—12还能还原为原来的液体状态重复使用,这一任务是由压缩机及冷凝器来完成的。压缩机通过消耗电能,将汽化后的氟利昂—12压缩成高温、高压蒸汽,并使这种高温高压的氟利昂—12蒸汽,流经设置在箱体外面的冷凝器,就像暖气片散热一样,将在箱内吸收的热量散发到箱体外面空气中,使制冷剂又变成高温、高压液体,这样作为制冷剂的氟利昂—12就可以循环使用了。压缩机不断地运转,电冰箱内的热量就会不断地被移到箱体外空气中去,于是就达到了制冷的目的。电冰箱内还设有一个自动控制系统,通过自行调节这个控制系统,可使箱内保持一定的所需冷藏、冷冻温度。电冰箱外壳内均设有良好的隔热材料,以阻止箱外热量进入箱内。

那么为什么要淘汰氟里昂

关键是氟里昂破坏了臭氧层。

专家说,臭氧层存在于地球上方11到48公里的大气平流层中,平流层中的气体90%由臭氧O3组成,它可以有效地吸收对生物有害的太阳紫外线。如果没有臭氧层这把地球的“保护伞”,强烈的紫外线辐射不仅会使人死亡,而且会消灭地球上绝大多数物种。因此,臭氧层是人类及地表生态系统的一道不可或缺的天然屏障,犹如给地球戴上一副无形的“太阳防护镜”,而氟里昂却是臭氧层的“罪恶杀手”。

据介绍,近代工业迅猛发展,人们广泛推广使用了性质稳定、不易燃烧、易储存、价格低廉的氟里昂,分别用于制冷剂、喷雾剂、发泡剂、清洗剂。氟里昂在大气中可以存在60-130年,虽然氟里昂释放量相对较少,但一个氯原子可破坏10万余个臭氧分子,从而导致平流层臭氧受到破坏,并逐渐减少。

臭氧层被破坏以后,将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危害:对人类免疫系统造成损害,使得免疫机制减退;导致白内障眼疾和皮肤癌发病率上升;破坏生态系统,减慢农作物的生长速度,减低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,甚至会造成绝收;减少海洋生物数量,大量鱼类死亡,同时可能导致生物物种变异;造成全球气候变暖与温室效应。同时,它还会引起新的环境问题,过量的紫外线能使塑料等高分子材料更加容易老化和分解,结果又带来光化学大气污染。

为保持臭氧层,使人类免受太阳紫外线的辐射及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,联合国1985年制订了《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》,1987年又制订了《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》,对破坏臭氧层的物质提出了禁止使用的时限和要求。作为全球较大的氟里昂生产和消费大国,我国已加入了上述两个公约,1993年,国务院正式批准了《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》。发达国家已于1996年1月1日,全部停止氟里昂的生产和使用,1999年7月1日发展中国家开始进入履约期。

来顶一下
返回首页
返回首页
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
用户名: 密码:
验证码: 匿名发表
推荐资讯
相关文章
    无相关信息
栏目更新
栏目热门